高效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与技术研讨沙龙在招商蛇口成功举办
高效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与技术研讨沙龙在招商蛇口成功举办
12月19日,深圳市高效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与技术研讨沙龙在招商蛇口网谷创业壹号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与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联合主办;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氢能专委会及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此次沙龙是2024深圳氢能产业系列沙龙活动之一,也是深圳储能协会氢能专委会9月份正式成立后举办的首场活动,沙龙成功吸引了50余位行业机构专家、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代表参加。
氢能作为全球公认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可再生、零碳排等优点,是实现脱碳的重要途径,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终极能源”。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被列为新质生产力,202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氢能正式纳入能源管理范畴。氢能在我国的战略价值已经确认,正在由政策引导局部示范向市场驱动商业模式培育进行转换的关键阶段。并且,从能源的角度,氢储能是新型储能的一种重要方式,采用氢储能技术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及并网稳定性问题,这为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应用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市场环境。目前,上游氢源不足特别是绿氢制取不足,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氢气产量近4000万吨,绿氢仅占1%。
因此,破解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难题,需重点关注解决绿氢制取及与可再生能源匹配消纳。
从技术路线上看,绿氢的的制取主要包括碱性水电解(ALK)、质子交换膜电解(PEM)、固体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电解(AEM)、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SOEC)四条主要路线。
本次交流活动,重点就高效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研讨,涵盖了ALK、PEM、AEM、海水制氢等热点领域,活动邀请了上述技术路线的多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多维度、多角度共同交流分享在推进电解水制氢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材料和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研发经验与成果,厘清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障碍与挑战。
活动致辞
活动现场,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秘书长李超、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会长金晓辉分别对产业发展、技术突破、合作共进表达了深切期盼,并对到场嘉宾表示感谢。
活动由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氢能专委会主任曹桂军博士主持。
主题报告
沙龙环节,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燃料电池催化剂研发中心研发主任、总工程师吕海峰就《高性能纳米催化剂结构调控与制备》进行了专题研讨与分享,重点介绍了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在PEM制氢催化剂的开发、应用及国产化进展。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员陈彬就《海水电解制氢原理与SOEC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享,他介绍了海水电解制氢与相关技术研究以及团队正在开展的SOEC研究进展,并作为团队成员介绍了谢和平院士牵头开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的相关中试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氢辉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商务经理范立就《PEM电解水制氢及降本路径探索》主题分享了国内外PEM电解水制氢产业化发展趋势,指出PEM制氢产业链卡点并提出“降本”是目前PEM电解水制氢亟待解决的问题。氢辉能源提出单体MW级PEM电解槽+GW级电解槽自动化产线两大降本路径,将继续推动PEM电解水制氢实现降本应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惠州亿纬氢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汪瀛发表《AEM膜及其制氢技术的进展及展望》,全面交流探讨了AEM膜的最新发展与趋势、制氢技术的进展。据汪博士介绍,亿纬氢能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性能AEM材料的批量生产和销售,未来将寻求更多领域合作机会,促成更多AEM技术项目实现落地。
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详细报道了深圳能源集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及海洋氢能研发中心共同合作的海水制氢项目,此次沙龙现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海洋氢能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深圳氢致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邝允进行《电解海水制氢与产业应用实践》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团队海水制氢的技术进展以及项目研究成果。
最后,深圳通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欣探讨了《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产业化应用研究》,邵博士介绍了碱性电解水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的进展和展望,目前通微新能源已成功拓展了碱性电解水复合隔膜与微通道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两个商业化技术。
本次活动的主题分享覆盖了不同的制氢技术路线的产业发展,与会嘉宾交流活跃,气氛热烈。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高地和氢储能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本次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发挥深圳电解水制氢技术优势、整合行业资源、搭建行业技术研讨平台、形成技术联动和产业聚合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接下来,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氢能专委会将继续发挥专业平台作用,为推动深圳氢储能领域技术突破、项目落地、国产化进程贡献深圳氢能力量。
END